張忘形
0
  • 會員登入
  • 認識忘形
  • 合作項目
  • 書籍/其他平台線上課
  • 文章作品
  • 線上小課程
  • 實體課程/活動
  • Join us
  • Login
  • 0
    張忘形
  • 認識忘形
  • 合作項目
  • 書籍/其他平台線上課
  • 文章作品
  • 線上小課程
  • 實體課程/活動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閱讀分享 (3)
  • 課程心得 (1)
  • 推薦好物 (1)
  • 關係思考 (5)
  • 學習溝通 (14)
  • 表達簡報 (1)
  • DiSC應用 (4)
  • 圖文簡報 (11)
  • 時事思考 (3)
  • NLP應用 (1)
換句話說 關係 溝通 安全感 職場溝通 信任 忘形流簡報 尊重 DiSC
  1. 首頁
  2. 部落格
  3. 催狂魔圖鑑02—我是受害者催狂魔

情緒勒索的隱性劇本,讓你從照顧者變成「壞人」

催狂魔圖鑑02—我是受害者催狂魔

2025 Nov 26 學習溝通 圖文簡報
內容目錄
  1. 那些總是說「我不好、我不值得」的人,其實正在操控全場
  2. 他們不是要幫助,是要你服從劇本
  3. 情緒遊戲裡,只有兩個角色:救世主,或加害者
  4. 你永遠不能只是個普通人
  5. 該怎麼跳出這個受害者陷阱?
    1. 1. 意識到這不是「真需求」,而是「角色邀請」
    2. 2. 拒絕被推進劇本,用中立語言設定界線
    3. 3. 停止愧疚,停止過度安撫
  6. 給正在被情緒勒索的人
  7. 給不小心演出這齣戲的人
  8. 結語:在愛裡,我們都值得健康的互動
    1. 📣 歡迎留言討論:

前幾天在群組裡,我被一個人狠狠地戳中了創傷。
我知道「憤怒出詩人」,所以就算我最近忙到炸裂,還是在通勤時打下了這篇文章。

因為,我真的再也受不了了。
我們來聊聊——受害者型催狂魔。


那些總是說「我不好、我不值得」的人,其實正在操控全場

你有遇過這種人嗎?

他總是說:「我知道我很差勁,大家應該都不喜歡我。」
聚會裡,他坐在角落;群組裡,他發訊息說:「如果我很吵,你們可以叫我退群沒關係。」

聽起來像是自卑,其實是某種潛藏的操控。

我曾遇過一個人,每次我們開會教他新東西,他總是說自己學不會,然後自己放棄。
當我主動請助教幫他,他卻跑去跟助教說:「我知道忘形比較喜歡別人啦,我講什麼他都不理我。」

抱歉,我剛剛全程在場欸?我怎麼瞬間變成冷血加害者了?

更可怕的是,不管你怎麼努力安撫、協助,他最後都會補一句:「沒關係啦,我本來就不值得你們花時間。」

對,他永遠是那個「被忽略的小可憐」,而你永遠被推成壞人。


他們不是要幫助,是要你服從劇本

受害者型催狂魔的攻擊方式,不是咆哮,不是責罵,而是——情緒勒索的柔性控制。

這些人並不是真的要連結,而是:

  • 要你無限安撫

  • 要你接受他什麼都不改變

  • 要你證明你不是壞人,方法是:永遠包容他

而一旦你累了、沒回訊息、沒跟上他的節奏,就會被打成「你果然也討厭我」。

我們稱這種劇情為——「我是受害者」的遊戲。


情緒遊戲裡,只有兩個角色:救世主,或加害者

心理學中有個模型叫「卡普曼戲劇三角」,說明情緒勒索裡的三種角色:

  1. 受害者:「我就是這麼可憐,你們都不懂我」

  2. 拯救者:「我不能讓他受傷,我要幫他解決」

  3. 加害者:「你不回我訊息,你就是在傷害我」

問題是——你怎麼做,都會被拖進這個劇本。

  • 你幫忙,他更依賴,問題沒解決

  • 你不幫,他說:「看吧,我又被拋棄了」

這不是互動,是操控。不是關係,是情緒吸血。


你永遠不能只是個普通人

當你和受害者型催狂魔相處時,你會發現一件事:

你永遠不能只是個普通人——會累、會忙、會想休息。

你只能選擇:

  • 永遠安撫他、陪他演戲

  • 或是,接受「你是個冷血的人」這個標籤

而這樣的互動,最後會讓人筋疲力盡。


該怎麼跳出這個受害者陷阱?

1. 意識到這不是「真需求」,而是「角色邀請」

他不是真的在尋求幫助,而是邀請你扮演救世主。只要你答應了,你就進入了劇情。

2. 拒絕被推進劇本,用中立語言設定界線

試著說:

  • 「我懂你現在很辛苦,但能不能讓我們一起想想怎麼解決?」

  • 「你的感受我接住了,但我也需要休息,希望你理解。」

3. 停止愧疚,停止過度安撫

愧疚感是一條情緒的繩索,一旦你踩進去,就會不斷想補償、不斷消耗。

記住:真正健康的關係,不會靠一方的崩潰來維持。


給正在被情緒勒索的人

你不是壞人。

你願意付出、願意同理,是因為你有溫度。
但你也有權利拒絕,劃出界線,保護自己不被吸乾。

不是所有情緒你都得接住,你不是別人的情緒保母,也不必為別人的傷口負責。


給不小心演出這齣戲的人

如果你看完這篇,發現自己也曾用「可憐」來換關注——沒關係,請先溫柔地原諒自己。

那是你當時唯一知道的生存方式。
但現在,你可以學會新的方式。

你值得被愛,不需要演悲劇,也能被看見。
你的需求是重要的,但不需要用勒索來表達。

用真實的表達,取代情緒綁架;
用開放的對話,取代被動的測試。


結語:在愛裡,我們都值得健康的互動

你不需要犧牲自己,才能證明你在乎。
你也不需要裝可憐,才能被關注。

真正的關係,是彼此看見、彼此尊重、彼此負責。

我們都可以選擇,停止這場悲劇劇本,寫一個新的結局。


📣 歡迎留言討論:

你有遇過「我是受害者型催狂魔」嗎?
你是曾經那個被拖垮的人,還是曾經不小心演過悲劇劇本的主角?
歡迎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故事,或一起繼續解鎖下一位催狂魔圖鑑角色!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DiSC是什麼?能怎麼用來溝通與領導?我能用他來找工作嗎?

你有聽過DiSC嗎? 你知道其實他不是性格測驗嗎? 怎麼樣運用DiSC幫我提升溝通力呢?

【道歉就只要道歉就好】從Joeman事件盤點道歉關鍵點

這幾天Joeman的新聞鬧很大,然而為什麼他的道歉會讓很多人買帳呢?

向操控說NO,是為了對自己說 YES

【人際風格】為什麼要學DiSC?

很多人常常說,我們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那麼到底什麼是更好的自己呢...?

【時事思考】博愛座真的有必要存在嗎

博愛座每次都引起爭議,然而這個座位真的有博愛的用途嗎?

零糖社交不是靈堂社交

關於我們

  • 品牌介紹
  • 活動訊息
  • 銷售通路

聯絡我們

  • Email: dyws3704@gmail.com
  • 地址: 104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2段150號11樓
  • 公司名稱: 得意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 統編: 82843704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張忘形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