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為你好」的話語如果讓你懷疑自己,也許不是關心,而是一種精神操控。
向操控說NO,是為了對自己說 YES
2025 Nov 26 閱讀分享 推薦好物 學習溝通 圖文簡報
為什麼我們要談 PUA?
先說明一下:PUA 原本是 “Pick-Up Artist” 的簡稱,意思是搭訕藝術。
但近年來它的意思早已延伸,變成一種精神操控的代名詞。
所以本文裡提到的「PUA」,你可以用「心理操控、情緒勒索」的角度來理解。
也許你不確定自己有沒有遇過,但你可以回想看看,是否有過這樣的情境:
-
對方說你太敏感,你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反應太大
-
對方說一切都是為你好,你就忍不住退一步再退一步
-
對方強調自己為你犧牲很多,你突然感到內疚
-
你表達感受時,對方說:「你可以冷靜一點嗎?」你開始覺得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這些情境看起來不同,但共通點是:讓你懷疑自己是否不夠好。
看似完美的關係,裡面可能藏著操控
我有個朋友,小珊,我們就用化名來說這個故事。
她的老公阿宏,看起來是個「模範老公」。
在家庭聚會會幫她夾菜、倒茶;在社群媒體上曬兩人煮飯旅遊的甜蜜日常;
朋友聚餐時來接她下班,讓人稱羨。
但小珊心裡清楚,這些看似溫柔的舉動,其實像一座牢籠。
她想換工作,他說:「妳能力本來就不強,萬一找不到怎麼辦?」
她和朋友吃飯晚了點,他打來:「這麼晚不說一聲是怎樣?」
但到現場又笑笑說:「你們慢慢吃~」
她想去學插花,他說:「這些沒意義的東西,還不如多陪陪我。」
她一試著堅持自己想要的事,他就說:
「妳根本只想著妳自己,除了我,誰還能這樣包容妳?」
久了,她不只不敢堅持,還開始覺得自己是不是不懂知足。
真正的控制,是讓你以為是自己的錯
精神操控有一個共同劇本:讓你懷疑你自己。
他們會說:
-
「我是為你好。」
-
「妳怎麼這麼不懂事?」
-
「妳現在的反應真的很情緒化。」
-
「都是妳太敏感了。」
-
「我這樣對妳,還不夠嗎?」
然後你就開始質疑自己的感受,壓抑自己的直覺,逼自己再退一步。
久了,你會不敢拒絕、怕被說自私;不敢堅持、怕被說任性。
但你要知道,那不是你太多,而是他太擅長拿掉你的聲音。
有些體貼,其實是包裝過的控制
我們總以為操控都是大吼、威脅、暴力。
但很多時候,它是溫柔的,是細語,是「為你好」的口氣,
甚至是別人羨慕的愛。
但那個看起來什麼都為你著想的人,
在你不配合時,卻能用一句話把你打垮:
「妳這樣真的太讓我失望了。」
所以我們才要談 PUA,談情緒操控。
不是為了責怪,而是讓更多人意識到——
有些愛,裡面藏著控制;有些關心,其實是武器。
這些話,你是不是也聽過?
操控常常不是句句都惡意,而是反覆讓你懷疑自己。
像是:
-
「你太玻璃心了,我只是開個玩笑。」
-
「我說的都是實話,你不要這麼敏感好嗎?」
-
「我都為你放棄這麼多了,你還要怎樣?」
-
「我現在還不能給你承諾,但未來我一定會娶你。」
-
「我需要很多安全感,你要更配合我。」
這些話熟不熟悉?
常出現在那些口口聲聲說「我是為你好」的人身上,
但你卻越來越不快樂、越來越不敢說話。
如果你也在經歷,這四個做法請記住
我讀《反PUA生存指南》這本書時,看到四個方法覺得超實用,分享給你:
1. 邊界感練習:說「不行」比說「再看看」更有力
不要等到快爆炸了才拒絕。
你有權利一開始就說「我不舒服」,也有權利說「我不想討論這個」。
界線不是拿來討好,是拿來保護自己。
2. 自我覺察練習: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問問自己:
「我現在的選擇,是我想要的嗎?還是為了不被罵、被拋下?」
你不是錯的,你只是被操控的人設困住了太久。
3. 找清醒的人當你的後援
你不是一定要自己一個人處理。
找朋友、心理師、社群裡的陌生人聊聊都好。
有時候一句「我覺得他這樣不太對」
會讓你醒過來。
4. 遠離不是懦弱,是你開始對自己誠實
不讀不回、封鎖、離開,都不是逃避。
那是你終於相信自己值得一個沒有恐懼的生活。
結語:說「不」,是給自己一個「可以」
你不用一直懂事、不鬧事、不多話才能被愛。
你不需要忍耐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才能證明自己成熟。
下次有人說:「妳怎麼那麼愛計較?」
你可以回:「因為我想對我自己好一點。」
向操控說不,是為了對自己說 YES
真正的愛,不是吞忍與壓抑,而是讓你越來越相信自己
📘 推薦閱讀:《反PUA生存指南》
如果你也正在練習拒絕,這本書會是你的好隊友。
書籍連結: